今天是Xmas Eve,加班之余也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年。
今年是历史最最忙碌的一年,接近于1年的6×12小时的工作。有开心也有不开心,但总归算是开心。
这一年的事情很多。
1. 2011年元旦
从这一天开始,从原公司交接完了工作,到了现在的单位,开始了一份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工作。
与合得来的一些老朋友一起工作是很愉悦的,对进度也比较乐观。
人员合作上,4-2的的提议被否决。
这一年的事实证明,人员不再多而在精。不能做事情的人员还是需要尽早清理,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2011.1.8 搬家,结束了上下班1小时多的奔波,每天开始和10号线打交道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月份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2. 2011年2月
简短的春节过后,继续紧张的工作。
这一个月的工作中,提出了有限元计算核心中的几个核心概念,很有价值,也很值得欣慰。
(1)单元分组与死活单元
在酝酿和研究Midas Gen后,坚定地提出单元分组的概念,并将死活单元技术作为核心底层支撑技术。阻力很大,被怀疑,所幸在和求解器部分充分沟通后得到共鸣和支持,后续的大量专项计算在这项技术支持下顺理成章的完成。
(2)影子模型的概念
由于10版新规范中要求同时计算折减与不折减,甚至要求计算强制刚性板假定(很坑爹)。于是讨论提出影子模型的概念(Shaddow Model)。影子模型是基本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投影,但是逻辑上的一个完整的模型。
——————-小段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另外有几个程序开发上的基础设施也在这个时候成型,不断获益。
(1)ICF存储
数据存储采用专门设计带索引的二进制数据块文件,我称之为Indexed Chunk File,简称ICF。ICF作为数据存取的唯一管理者。在宣传材料,称为为异构模型数据库。ICF工作在后台,但是丰功伟绩。
(2)统一的log机制
这是每个软件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设施,但是在这里没有。在有限元核心程序开发开始的第一天,就建立了单件式的log机制,采用观察者模式进行log分发。所以后续不管是控制台输出还是log到文件,还是再后来图形界面上的异步log输出,都只需要注册一个log handle。
(3)健全的资源监控机制
作为有限元分析核心,系统资源是最大的性能瓶颈。所以在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资源监控,可以随时向log中输出当前资源状态和变化,后续调优中基本上完全依靠这一基础设施。